大家應該聽說過,水有軟硬之分。
比如台北的水質比較軟、高雄的水比較硬
軟水味道較為純正,喝起來清新甘甜;而硬水的口感則較為厚重,甚至會有一點「生」味。
日本人一直相信「好的水源旁就一定會有好吃的豆腐,和好喝的酒」
酒中大部分的成分都是水,但水在釀造過程中的重要性,其實遠超過你的想像!
水質軟硬的區別來自「礦物質」,礦物質多就是硬水,相反便是軟水。
而軟硬水的具體標準是怎樣定的?
水的軟硬度是用「溶質質量佔全部溶液質量的百萬分比」來表示的濃度單位
以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來說
是以 1 公升水所含的鈣和鎂換算成碳酸鈣的美國硬度 (mg/L)或算成碳酸鎂的德國硬度 (dH)
💡補充:1dH 相等於 17.8mg/L
大致上來說,日本水質偏向軟水,
因為降雨量大,易冲走礦物質;河流一般較短,不利礦物質留存、
土壤裡多為火山灰,會過濾水中的礦物質...等天然條件因素影響。
礦物質中的鉀、磷酸、鎂是培育酵母和麴菌的有益成分;
而鐵、錳這些重金屬則是釀酒的天敵,會讓酒的味道和顏色改變
其實一般的水含有鐵或錳的話也不好喝
所以挑選硬水釀酒時也需要注意礦物質的組成。
硬水富含礦物質,對酵母和麴而言是豐富的營養來源
發酵速度快,酵母的活動力會比較好,可以分解大部分的糖分
並且能夠造就厚實飽滿、銳利、辛口的口感,表現較為強而有力;
軟水的礦物質少,營養來源也相對較少,導致酵母和麴發酵速度相當緩慢,
所以酒質口感會比較輕柔、甘甜、溫和。
米和水都是構成日本酒的重要元素,而這之中只有「水」是一定要從所在地取得
因此許多酒造都會選擇在名水旁建構,就是為了取得當地優良的水質來釀造日本酒。
大家有聽過日本有「名水百選」一詞嗎?「名水百選」分為昭和及平成兩個版本,
而以清酒界中為人所知的「宮水」及「伏見御香水」,都在昭和版本的「名水百選」榜上有名。
雖然大多的日本酒藏都會選擇使用軟水,不過還是有部分的區域會用硬水來進行釀造,
比如兵庫縣就是以使用硬水釀造上聞名,
江戶時代後期櫻正宗山邑太左衛門發現「宮水」並沿用至今
該區域的水硬度約為 120ppm,是日本釀酒用水中硬度最高的
因其厚重、濃郁的口感而吸引大眾,並得名「男酒」!
而京都伏見的水稱為「伏水」,
也是歷史猶久的釀酒區之一,硬度約為 80ppm 的中硬水,
相對「男酒」而言,酒味較柔和,因而得名「女酒」。
由於當初並沒有軟水釀酒的技術,所以京都一直留有軟水釀酒較甘甜的印象。
到了明治 30 年,三浦仙三郎研發「軟水醸造法」而被譽為「吟釀之父」
廣島的軟水硬度約為20~40ppm,
旨口和吟釀芳香的風格於「全國新酒評鑑會」叱吒一時,而今日已為日本的著名酒區之一!
(1)軟水適合日本料理、硬水適合煮西洋料理
日本料理的清淡需要透過軟水來帶出食物的鮮美
尤其是日本米吸水性強,用軟水煮出來才能飽滿柔軟!
(難怪覺得日本的米好好吃)
相反,歐洲的水較硬,像意大利麵、西班牙燉飯都是有嚼勁的食物。
(2)軟硬水煮肉口感大不同
軟水適合用於煮、燉等方法,煮出來的肉類肉質嫩滑入味;
至於西式煮法中加入硬水,可以讓肉質鎖住水分,
切開後保留肉汁,但如果水質過硬會讓肉的口感偏硬
(3)沖茶和咖啡,水質影響風味
日本綠茶如玉露、花茶適合用軟水帶出芳香甘甜的味道
而味道較濃的紅茶則可以用中硬水讓紅茶更耐泡、有口感。
至於咖啡,用硬水時較能突顯咖啡豆的苦味,用軟水時則較容易帶出酸味。
愛知縣的蓬萊泉、新潟縣的君之井、秋田縣的飛良泉
滋賀縣的浪乃音、長崎縣的福海等都是使用軟水釀造!屬於比較輕柔清甜的口感
雖然日本酒藏很少公開釀酒的水源
但細品每一口清酒,分析及品嚐每口味道的變化
也是充滿趣味的品酒的樂趣!
▼跟著我們一起進入清酒的世界吧▼
容量: 720ml
年份: NV
品種: 越淡麗
精米步合: 50 %
分類: 薰
國家產區: 日本Japan /
新潟縣Niigata ken / 君之井酒造Kiminoi
容量: 720ml
年份:
品種: 秋田酒
精米步合: 60 %
國家產區: 日本Japan /
秋田縣Akita-ken / 飛良泉本舖Hiraizumi
容量: 720ml
年份: NV
品種: 玉榮, 山田錦
精米步合: 70 %
分類: 爽
國家產區: 日本Japan /
滋賀縣Shiga prefecture / 浪乃音酒造Naminooto
容量: 720ml
年份: NV
品種: 夢山水
精米步合: 65 %
分類: 爽
國家產區: 日本Japan /
愛知縣 Aichi prefecture / 關谷釀造Sekiya brewery
容量: 720ml
年份:
品種: レイホウ(靈峰)
國家產區: 日本Japan /
長崎縣Nagasaki prefecture / 福田酒造株式会社Fukuda Shuzo
酒友評論